创建工作思路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创建工作举措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
5月20日,记者从市文广旅局获悉,结合攀枝花实际,我市按照“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工作思路,创新机制激活力,大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实现重心下沉、资源下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多元化和品牌化发展。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为载体,市民讲坛、百姓大舞台、全民读书节等文化活动为支撑,不断优化“都市15分钟文化圈”。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文化阵地为依托,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公益文化培训和文化惠民等活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丰富完善“农村十里文化圈”。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放,有针对性地设置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平台,实行共建共享,逐步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固定上网终端、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方式使用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服务产品,以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的数字服务资源。搭建“攀枝花文化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平台,利用微信、网站、APP等渠道发布、展示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和服务项目,通过盘活区域公共文化资源,形成“信息与资源汇聚、管理与服务融合、在场与在线联动、线上与线下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我市积极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机制,通过“公助民办、民企民办、合作联办”等方式,不断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模式。整合各类文化志愿者,建立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保障等机制,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提供公益性演出。据了解,我市今年还将引进3个国内外优秀剧目,开展低票价惠民演出。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我市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积极推动公益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试点建设。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和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能考核评价制度。做好第三方机构评价制度,开展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管理、运行、效能的独立评价。
链 接
2017年8月,全国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正式启动。为促进攀枝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档升级,我市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的评审中,我市脱颖而出,于2018年5月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是四川省唯一一个入围城市。
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步骤分三个阶段:筹备动员阶段(2018年5月—10月);全面创建阶段(2018年11月—2020年1月);验收总结阶段(2020年2月—5月)。(记者 胡波)